目前分類:生活脈絡哲思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生平簡介

Michel de Certeau1925年生於法國,受過長期哲學、歷史、古典文學跟神學的訓練,專精文藝復興及古典時期的神秘學文本與歷史外,也對民族誌方法、語言學、精神分析學有濃厚的興趣,曾在美洲、歐洲、巴黎等各地講學。

de Certeau 1986年因癌症病逝於巴黎,身後留下許多著作,塞杜的思想具有豐沛的原創性,也因為其思想的嚴謹度高,雖然文章討論涵蓋許多科學,但均具備明確的連慣性。他的研究主題包括:

l 歷史的知識論

l 神秘寓言

l 信仰行為

l 當代文化實踐

其中,他所討論的當代文化實踐中就深入討論到本章所關切的日常生活實踐的討論,他運用對於日常生活實踐的觀察來形塑出平常生活尋常事物多元化的內涵,特別的是,他還著眼在分析日常生活的微顛覆(micro-subversive)策略,這部分將在以下文中再進一步說明。

信仰方面,由於1950年他加入耶穌教會(Society of Jesus),他在探索耶穌會早期歷史時,觀察研究機構在製造新知識並管束子民的權力之相關問題。

塞杜的研究橫跨哲學、社會學、心裡學、符號學、歷史書寫學、文學、信仰等領域,且對於被歸納在「文化研究」類型內容有重要啟發,並與拉康、傅柯等與許多思想家齊名。他的著作被翻譯有英、法、德、日、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丹麥、荷蘭、瑞典、波蘭等多國語言,在思想、文化領域、學術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Michel de Certeau塞杜的日常生活理論

你是否也感覺到,這個屬於人民的日常生活空間,也正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利益被不斷宣傳與抵抗的場域?

就像百貨公司不斷播放打折廣告,但我們內心卻盤算著如何運用戰術買到比折扣更低的東西且又可以獲得更多的贈品方式。或是人們逛街想上廁所時剛好路過麥當勞與五星級飯店,但不想花錢卻想享受的人們,會想辦法進五星級飯店享受它乾淨的廁所與免費的冷氣一樣,在只有付費才能享受的規範下,用小策略顛覆規範而得到五星級的享受空間。

塞杜這個日常生活的理論家在他談論日常生活的文章,經常用到:策略與戰術、游擊戰(guerrilla warfare)、智誘、偷襲與詭計等等的字眼,但這些都說明了強勢者的顢頇、僵化,以及弱勢團體具有創造力、靈巧且不居的風格。首先我們先從塞杜對於策略(strategic)與戰術(tractical)說起。

塞杜對於日常生活的主要觀念,就是定義了兩種行為,策略(strategic)以及戰術(tractical)他將這兩個字的意義注入新的定義,不是我們之前所知道的有關戰爭軍事上的策略、戰術,而是說我們一般所面臨的制度或是習俗就是「策略」 (strategic)的代表,那些沒有生產力的一般人民,就是所謂「戰術」的代表(tactical).這兩個字是以英文字意上的的翻譯為主,但它的實際意思,簡單的說就是大型規範的壓制與一般人民的游擊式反抗。

策略(strategic----大型宰制規範體系

所謂策略(strategic)是一種實體(entity),被認為是一種權力,也就是會讓人去遵循的一個習俗、規範或是因商業產出的某些產品,他不容易崩解或重組。

簡單的說,策略(strategic)指涉一種權力的操弄:當一個擁有權力(這可能是一系列的類型的商業整體搭配、或科學的建制)的主體,它一旦被獨立出來,這種"操弄"就被實現而變成可能。策略它會享受自己擁有的支配地位,或是被認同後所造就的勢力,讓他的勢力很顯然的融合在組織運作甚至產品中,它有自己的歷史與傳統(像是法律、語言、儀式、商業產品、文學、藝術、發明物、論域等等),這個「策略」的特色是它本身大部分是需要用到大量的資源以及花費龐大的經費去累積維持的。

策略的目標就是在永存不朽,它最大的效益就是極其簡單的產品盡可能的推展到最大的市場,所以他們關心的是大眾市場的產品以及同質性高的主要大眾,由於關注統一化且單調的大量生產,所以組織化的工作也是策略的重要運行方式。所以相對於接受或使用策略所產出的產品之閱聽眾(audience)來說,我們也可以說策略是製造者/生產者。

戰術(tactical----小小的、多元化的反抗行為

但是人在這樣的策略壓迫宰制下,真的退縮了嗎?對於塞杜來說,他沒有這樣想,反而他認為一般民眾因為這樣的壓力而有了不同的抵抗行為。

而「戰術」則是說明無力反抗的一般人,用來抵制大環境的一些小技巧,如果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舉話來說明,相信應該可以讓你一看就懂。

塞杜認為個人是在一種不一致、矛盾的關係裡,進行任何與行動有關的決定。它可能是個人的或團體的碎片式的反擊,它不像策略有展現權力的確切地點(places),但反而它有自己隨時可移動、更換、重組的空間(space),人們會依自己的需求迅速、敏捷的更動自己的場域。因此,他將個人視為是處在日常生活中的游擊者,強調以小博大、以靜制動的潛在力量。弱勢者會用游擊戰術去對抗強勢者的策略,對強勢者的文本、結構進行小小的攻擊,然後不斷的對它施以詭計。不過,space是暫時性的權力空間,是戰術(tactic)所爭取的,類似突擊隊般的行動,沒有明確的界限畫出它∕我之間的完整區隔空間,差異在於主體的行動、權力的行使,這個權力的行使是在日常的實行,而不是指在空間本質裡。

人們使用戰術並不是想要獲勝、接管甚至破壞策略的壓迫,只是一種小小的掙扎,在順從的背後,動個手腳,讓自己更舒服而已,重要的是,戰術不是一個有形的的產品,它指的是方法(methodology。)

強勢者擁有地點(place) 與弱勢者擁有空間(space)的概念

剛剛提策略是具有權力且需要大量資源與資金的,這包括場地的建築(根據地),像是購物中心、商場、成是、工廠、學校…..等等這些看得到的地方,強勢者建構了許多地點(places),假定了一個能夠屬於它的地點(place),從而能夠管理對外關係。而弱勢的游擊隊員卻能進入這個地點(place)將這個地點的某一部份轉化為自己的空間(space)。

舉例來說:地主蓋了一棟房子租給大家,我們住在裡面,但我們家四個人去消費環境中的產品來裝飾屬於我們四個人的家,雖然這個地點(place)是地主的,但我們卻自己創造了一個自己的空間,這個居住的空間內涵是我們自己的,而不是地主的,這屬於小團體的戰術,在這個反抗的過程,我們並不想買下這個房子,只是玩花樣讓自己舒服而已。

另一個例子,當你進入某金融大樓等待開會的同時,他們會給你會議室中的某個位子,這個位子會屬於你3-4小時,這個地點是公司的,但這個空間在這個會議的時間中都是你的,你要怎樣擺放你的電腦、筆、茶杯、手機,都是你的自由,不會受到限制這屬於個人的戰術。

所以塞杜他強調庶民有自己的抗鬥意義,人們可以在「適應」或「強制體系不同的應用模式」中,去產生日常生活文化,人們根據環境所做的這些應對方式,被塞杜稱為誘術、詐術,這些動作都是人們適應(化解)強制體系的小動作,人們必須善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日常生活」正是善於利用的藝術。這個意思簡單的說,就是當我們在適應這個環境的時候,人們會去想一些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去”調整”自己面對這個環境的方式,我們說窮則變、變則通,就是這個意思,當大部分的人都用某幾種模式在應對同樣的環境時,日常生活文化就會產生,而隨著時間的轉變以及每個人的需求,人們還會在這樣的日常文化架構上再尋找更多的創意、方法讓自己存在於這個環境中。

思創生活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平簡介

Lefebvre1901年月16日生於法國,1991年6月29逝世享年90歲,哲學家且服鷹於新馬克斯主義,是西方馬克斯主義創始人。他總共有六十幾本書籍著作,含括:社會學、哲學、建築學、政治學、都市生活等等..領域。

1920年在巴黎大學畢業後就隨著Paul Nizan、Norbert Guterman等哲學家所組成的研究團體,進行哲學革命的研究工作。他因加入這個團體而接觸了超現實主義與其他團體,像是法國共產黨等等,並於 1928年加入法國共產黨(PCG)。1930~1940年間他成為哲學教授,1940年加入法國反抗組織,1944~1949還擔任過法國某家廣播電台的台長。

他於1947年首度出版「日常生活批判」,這個日常生活批判共出版三冊,稱為日常生活的批判三部曲,這一系列的著作被認為是對20世紀的社會有相當大的預測與思想上的啟發。1958年,因為與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路線爭戰,勒菲伏爾被逐出法共,幾年後轉而參加左派雜誌《論辯》(Arguments)的編輯群,維持他的革命熱忱。1961年勒菲伏爾前往法國東北部阿爾薩斯的史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Strasbourg)擔任教授,而後於1965年前往南特大學(Nanterre)出任教授。

此外,Lefebvre這位馬克斯主義思想家,他專注於將馬克斯主義所討論的範圍擴大延伸,擁抱每日生活並融合城市意義,並將其影響延伸擴大至20世紀西方當代思想,被封為西方馬克斯思想的創始人。像是:工業的普遍化與都市化的關係、都市的權利(The Right to the City )或都市革命(The Urban Revolution)等等,都以馬克斯思想為底線所延伸出的思想研究,是他在1960年代後期的作品。

Lefebvre在1991年逝世,他的學術貢獻從當時著名的英國學術期刊Radical Philosophy為他所刊載的訃文可見一般,文中寫到:「Lefebvre是法國當代對於馬克斯主義相關討論研究與意義延伸最豐富的知識份子,在他九十歲大壽後不到兩週的時間就過逝了,在他一生中有許多次提出的思想都引領了當代學術風潮,他的影響不只在哲學領域,包括社會學、地理學、政治學甚至文學批評領域都受到他的影響。」他的著作都是以英文、法文或德文寫作的,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但他的評價兩極,也有些學者認為他的思想只能當作一種烏托邦式的思想,對於現實狀態無實際幫助。

Henri Lefebvre日常生活批判理論 論述思想

有關Lefebvre的思想著作不少,特別是對於「常生活的批判」就有一系列三本著作呈現。

在第一本書中主要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alienation)現象做分析與揭露,特別是對意識形態異化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批判。在第二卷中,列斐伏爾走出異化框架,將日常生活視為獨立於經濟與政治兩個“平臺”之外的一個新 的“平臺”,並強調日常生活這個“平臺”取代馬克斯說的生產中心工廠車間而成為社會的核心,日常生活扮演了過去“經濟”的 角色。最後,他認資本主義的控制已經從生產領域延伸到消費領域,日常生活是個風格喪失的時代,符號流行主宰了生活,日常性規定了我的生活,已經被資本主義俘虜,但是日常生活是新革命的泉源,因為日常生活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組織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一個壓迫的核心地區,需要用革命來找回。總體來說,他對於日常生活的批判目的,就是要以「總體性」的概念來實踐對日常生活世界進行文化革命,以下我們將抽出主要的思想精神來做說明。

著作相當多列斐伏爾最早對於日常生活批判概念起源是在1936年與居特曼(Norbert Guterman)合寫的《被神秘化的意識》書中就提到了,並且在之後出版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中系統式的建立以「異化」概念為主要核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當然,對於服鷹於馬克斯思想且極力想要拓展其影響範圍的列斐伏爾來說,就是以馬克斯的異化理論(alienation)(有些人翻譯成”疏離”)開始來引伸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論。

從馬克斯的基本思想切入是瞭解西方馬克斯創始人列斐伏爾則思想的必要條件,之後才能進一步的解說他對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思想概念,馬克斯的異化理論是他的思想發酵的泉源,他將馬克斯用於經濟體系的學說,擴大到日常生活上,他認為異化無所不在,因為有關生產力、生產、意識型態、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其本性的關係都含蓋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對於日常生活的研究相當重要。

他認為日常生活因為充斥著瑣碎性、重複性、規範性,所以才會導致異化發生,他將日常生活看做是獨立於經濟與政治兩個平台之外的一個新的平台,並認為日常生活這個平台已經比生產更重且是當代的社會核心扮演的”經濟”的角色,是資本主義社會組織化的地區、也是壓迫產生的核心地帶。

首先說明馬克斯異化觀點,簡單說就是人與物在關係上的質變,人創作的東西可以當成溝通的工具也可以滿足他人需求,但當物與人的關係轉變了,異化也就產生。我們可以舉例簡單說明,例如:自己非常喜歡做麵包,自己做出來的麵包裡面有屬於”我”的心血與創意,所以我的能力與創意被物化成一個麵包(我將自己的某部分實現在某物體上),這就是物化(objectification)的過程,如果我把自己做的麵包送給別人吃或賣給別人,當他們吃的時候加上自己最愛的奶油、果醬…等等不同的東西去時,這時我的某部分已經從「物化」成麵包在經過「異化」成為別人愛吃的麵包了,或之後我因為其他人的意見改變了我做麵包的某個步驟或成分,而我所做的東西已經超越我自己的控制產生改變,他滿足了其他人的需求且瞬間變成我與他人溝通的一種工具,所以異化產生了。

從這個異化的觀點,啟發了列斐伏爾對於哲學與日常生活間的異化想法。他認為,啟蒙運動以來的西方思想史上,日常生活通常被視為一種煩瑣、平凡、微不足道的、無關緊要的東西。特別是哲學經常從一種理想式的至高點理性分析事物,這跟日常生活中的混亂、異想天開的現象完全無關,哲學對日常生活中的煩人鎖事,經常是不屑一顧乃至於嗤之以鼻。這種以純粹思想與日常生活感性世界的截然分開,其實就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異化現象。意思是說:日常生活跟哲學所討論的內容根本是兩回事,哲學家用文字、聲音說出他們對於人的生活、這個世界的看法(物化了他們的思想),然後許多學者再從其他的學者思想中再發揮出其他的想法,原本是以討論人的生活為目地的思想卻越來越脫離”真實”世界,到最後呈現”想像”與”實際”脫離的狀態。

因此,列斐伏爾強調,文明人類尤其現代人類思想與生存最深刻的異化表現,就是哲學脫離日常生活和反過來哲學理性對日常生活的強制,所以要批判哲學,但批判哲學就必須要批判因異化而產生的這個社會也就是對日常生活本身的批判。而日常生活是內心世界與社會世界的彙聚地,也是人類的本能欲望的所在地,包含了一切的關係與活動。

在此,我們可以說,日常是一個反映資本主義條件下的陳腐的、瑣碎的與枯燥重複 的生活品質的概念。“日常”(the everyday)與“日常性”(the everydayness)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或“每日生活”(daily life)。

根據劉懷玉(2006)的說法,在列斐伏爾的論述中,他所謂的「每日生活」、「日常生活」、「日常性」有質的區別,他早期研究中強調充滿價值與神秘且具備風格的「每日生活」,而他中後期思想則側重批判作為現在社會異化現象的「日常生活」,以及像機器一般重複的「日常性」問題。

列斐伏爾的核心貢獻在於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這個概念,但前後期有明顯的區別:他早期對日常生活主要採取了一種相對比較哲學化的立場,認為被異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著被壓迫的因素也包括著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種社會活動與社會制度結構的最深層次連接處,是一切文化現象的共同基礎,也是能導致「總體性」革命的發源地。但後期他對日常生活的理解更微觀,因為他認為在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中,日常生活被全面的歸到生活與消費的環節去了,也已經完全異化,現代社會變成一個「消費引導型科層制社會」,且已經被技術和官僚階層相結合的統治方式套牢,而非可供人們自由選擇的休閒社會、豐裕社會,只有一種拯救方式,就是以日常生活為平台的「文化革命」。

以下將簡單描述列斐伏爾對於日常生活異化所形容的三個特徵:

1. 風格消失,因為根據他的看法,在前現代社會中每個生活細節(手勢、語言、生活、習慣)都有各自的風格,沒有任何東西是單調的,日常生活當然也是豐富且具有風格。但因為資本主義侵入到文字、藝術、物體中,所以”詩”性消失,過去消費的意義在滿足基本需要,而如今資本主義創造符號情境,建構意向,使得消費者消費的不再是以消費真實的物或是消費在必要使用,反而是針對於資本家所提供的符號、宣傳進行消費。變成:想像自己是一個消費主體(主體的幻象),我以為我在消費所以做主的人會是我,但事實上我只是一個客體,一個被控制自以為自己可以操控消費內容的個體。

舉例來說:原始的社會中應該是我需要食物所以我買米,但因為商業入侵生活,再加上訊息傳播力量膨脹,當我們要買米的時候,不見得是家裡沒米的時候,可能是廣告訊息告訴我們吃這款米(廣告用詞:黃金米)可以延年益壽或是請客有面子…等等,所以我買了不是我現在就立即需要食用用的米。在挑選米的過程我自以為我是主體具備挑選的權利,例如:蓬萊米、池上米….等等,但殊不知我腦中的選項其實還是在資本主義商業機制中資本家所提供的多種米類中其中一種選項而已,事實上我們其實是被操控的客體。

2. 指涉的消失。當符號本身變成我們的消費,指涉就消失。在風格的時代符號都具備現實的指涉意義,指涉明確,能指與所指以往均具備其整體性。以往,我說需要袋子,我就是要一個能裝東西的袋類物品。(能指:袋子;所指:袋子這類的東西。指涉相同的東西)但現在人們用消費符號意義來滿足生理需求,藉由符號展現社會地位,能指與所指的整體性已經崩解,例如,珍珠奶茶,珍珠的所指是粉圓,但是因為資本主義為提高符號消費的心理滿足度,將粉圓轉換另一種高價符號稱為珍珠,但真正的珍珠並不真的是指粉圓,只是珍珠的這個符號替代了粉圓而提升了在消費者心中的心裡價值而已,所以我們無法直接從所指涉的物品中去瞭解要的是什麼,反而必須從場景、環境、條件等其他因素去判斷指涉物,如果我在珠寶店,當然是要真的珍珠,但我在飲品店、冰店要的就是粉圓。

3. 永恆全面的異化。這一點對於生活脈絡與創意的關係就相當重要,列斐伏爾認為社會沒有異化就沒有進化,他並不認為異化是不好的,異化並非壞事而且它也是一種創造之源。在異化的過程中,社會在變化過程會不斷與新的東西進行抵抗與改變,這個過程會增加本質的、創造性與活動自由。而對於人的個體來說,異化也是人本身的矛盾和發展的一個面向,是人類個體與現實不相適應的心裡異常現象,所以只要人的意識與現實存在矛盾那異化就一定存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的確如此:我們的生活因為需求而發展新的技術、為了因應新的技術而改變生活模式(例如:從電視按鈕到與遙控器,從筆記本到電腦,從電話到手機等等)異化是現代人的存在方式。

列斐伏爾在這樣的論述中發現,雖然異化使得符號消費環境與生活走向碎片化,但是碎片中還是有空隙,可以用次系統顛覆它,這也給文化革命提供了新的契機,他所說的文化革命目標不是創造制度,而是具有生活風格的文化,文化革命是藝術與日常生活的創造性融合,而全新生活風格的創造應該是從以下幾點開始,總體性的將日常生活進行改革。

1. 身體革命或”性”的變革與革命:此部分指的是轉變抽象空間對對身體、性別的控制。(此部分因與生活脈絡關係不大,故不詳細贅述)

2. 都市改革與革命(空間革命):因為都市化的關係,所以他認為不同階級的人們可以經由都市的聚集而找回農業社會或古代社會節日起慶快樂的場景,然後按照自己的意願創造自己的生活空間,他認為都市化的生活就是一種創造物的創造,他希望可以讓生活的每個部分都可以是一種藝術充分展現他對日常生活革命的企盼與期待。

3. 節日的復興。就是克服節日與日常生活的衝突,他認為節日已經市區從於商品化的情感昇華狀態,跟以望那種日常生活與自然界節奏循環吻合的節日已經不同了,如果可以達成節日的復興,那代表了娛樂與日常生活衝突的和解。(例如:中秋節、冬至以往的意義與現在的意義)

總結來說,列斐伏爾應用馬克斯理論的延伸、擴張將馬克斯理論討論有關勞動、生產、經濟與政治等結構關係的問題轉換延伸到日常生活上來應用,對他來說,他期待透過這種對於日常生活的文化改革的思想,從思想中去提醒我們思考並運用對於日常生活的文化革命去抵抗資本主義的侵害,在資本主義控制下那種單一、機械式的日常化,不是我們所想要的日常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應該識別具風格的(富有創意的),所以現在在都市化發展,讓他認為這提供了人們很好的機會去創造再創造,既然異化不會停止,那我們就必須要用文化革命的方式用不斷的創意加創意重新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獨樹一格的每日生活,在資本主義消費環境的壓迫控制下,用創意來抵抗那種規範單一的生活,列斐伏爾的思想某部分也被認為是對現實壓迫的一種抗議。

思創生活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